2025-11-01 11:20:59 | 人围观 | 评论:

《饮中八仙歌》
唐代: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李适为之每日之兴起不惜花费万钱,饮酒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脱略政事,以便让贤。
崔宗之是一个洒脱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树临风。
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一作:一斗)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酒下肚,才得精神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注释
知章:即贺知章,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性旷放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他在长安一见李白,便称他为“谪仙人”,解所佩金龟换酒痛饮。这两句写贺知章醉后骑马,摇摇晃晃,像乘船一样。
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朝晚时分,若不起舞,便已落败。他常与酒交于市上,见诗就饮。
杜甫《旧唐书·李适之传》:“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
张旭“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
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色彩明丽,旋律轻快。在音韵上,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彼此衬托映照,有如一座群体圆雕,艺术上确有独创性。
正如王嗣奭所说:“此创格,前无所因。”它在古典诗歌中的确是别开生面之作。
《饮中八仙歌》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李杜诗史:李杜是大名鼎鼎的两位诗人,李杜与李白合称“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用户希望改写后的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并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流畅和学术化。我会按照以下要求进行改写: 1. 使用更专业的术语; 2. 增加更多逻辑推导; 3. 调整句式以提高可读性; 4. 确保结构完整,每个部分都清晰明确。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修改内容,请告诉我。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