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辞职报告

《济南的冬天》优秀说课稿_济南的冬天说课程标准

2025-11-06 14:42:18 | 人围观 | 评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讲课设计:《济南的冬天》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

  1. 教材地位
  2. 本文是老舍在1930年代写的一篇通过刻画济南冬天的优美景色来抒发情感的散文,体现了文质兼美的修辞手法。
  3. 讲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故地、故国的深情款待和描绘自然景色时的巧妙语言运用。

  4. 教学目标

  5. 知识层面:
    • 深化理解作者对济南“宝地”的夸赞,掌握形象描写法。
    •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感受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价值。
  6. 能力层面:
    • 培养学生在读写说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抒发情感的深层原因:回归故土的情怀。
  7. 情感层面:

    • 了解老舍老师对故地、故国的深情厚谊。
    • 感受冬天山川自然景色优美,水光山色秀美的画面。
  8. 教学难点

  9. 理解作者在叙述景致时运用修辞手法的方式和目的,尤其是形象描写的特点和语言技巧。

二、讲授历程

(一)引入新课

  1. 引入场景与问题提出
    通过简洁的语言,激发学生好奇心:“北国冬天的景象,又怎样?”引出对济南冬天景象的思考。

  2. 明确学习目标

  3. 让门生在朗读或默读《济南的冬天》中找到灵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二)讲授新课

  1. 初读与理解(40分钟)
  2. 课件内容
    1.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2. 分析人物关系:“老舍老师是怎样的人?”
  3. 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4. 精读重点段落(20分钟)

  5. 设标题:“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 学生分组讨论:认为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依据?为什么认为它像宝地?
    • 活动:学生在课件中选择一段文字,尝试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6. 用写促情(20分钟)

  7. 设标题:“冬天的济南”
    • 让门生模仿文章语言风格,结合当地大雪景象,写一篇类似的文章。
    • 指导学生围绕“严冬中,山更秀、水更清”的特点来构思文章内容。

  1. 归纳总结与反馈(10分钟)
  2. 设标题:“讲了什么?”
    • 让门生回答: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感悟?
  3. 通过全班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连贯性。

  4. 开放作业与布置

  5. 网上搜索《冬天济南》或其他相关文章,分享个人感受。
  6. 拓展:设计一个类似的文章开头和结尾,结合自己的体验分享。

三、教法与学法

  1. 引入新课方法
  2. 利用自然景致描写引发思考,激发兴趣。
  3. 设计情景问题: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4. 讲授过程

  5. 初读与理解:以朗读或默读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6. 精读重点段落:通过分析和讨论,掌握修辞手法,激发兴趣。
  7. 写促情:模仿作者风格,结合当地自然景色,培养写作能力。

  8. 学法指导

  9. 创设民主互动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分享、讨论。
  10. 通过小组合作与全班交流,提升学习效果。

四、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2. 初步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
  3. 指出:通过朗读和默读,学生能够较快地进入文章情境,但缺乏深入的思考。

  4. 不足与改进方向

  5. 提前未充分运用课件提供的资源,需要进一步补充。
  6. 学生参与度较高,但仍需加强互动性。

  7. 后续改进措施

  8. 提供更多互动性的练习和讨论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感。
  9. 优化教学设计,结合更多实际例子和生动的描写,增强课堂感染力。

以上为《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讲解内容和活动安排,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