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辞职报告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2025-11-08 10:01:33 | 人围观 | 评论:

以下是六个一年级教学设计的教学步骤和活动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人民币的基本特征(纸币与硬币的区别)。
  2. 能够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支付物品的金额。
  3. 培养良好的生活技能,学会与他人交流。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人民币卡片(包括1元、5角、2角、1角等),以及相应的教学工具(如实物模型、记录表)。
  2. 确保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物品(如笔、本子、橡皮等)和钱包。

三、活动流程

四、情境导入

  1.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币吗?
  2. 展示人民币卡片并引导学生回答:纸币有1元、5元;硬币有2角、1角;还有国徽等图案。

五、活动一:认识人民币(小班)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四、六、七、八分钟

  1. 导入环节
  2.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和你们一起去逛逛文具店吧!文具店要用什么钱?我们国家使用的钱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 活动一:认识人民币(小班)
  4. 师: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有什么呢?
    • 纸币:1元、5元。
    • 硬币:2角、1角。
  5. 用手指指着纸币和硬币,让学生分辨出哪张是几元或几分。
  6. 个别指导:谁用了7元人民币?

六分钟

  1. 活动二:换钱(小班)
  2. 师:在文具店里买东西要用多少钱?我们小朋友可以把我们的“人民币”来买东西。
  3. 操作环节
  4. 提供7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人民币来换取物品。
  5. 比如,如果要买一个文具盒(5元),可以用一张5元的纸币;或者两张1元的硬币。
  6. 评价与反馈
  7. 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请他们分享他们的换钱方法。

六分钟

  1. 活动三:换钱(大班)
  2. 师:小朋友在文具店里要买什么东西?用什么钱?
    (提示:人民币的面值有7种:1元、5元、2元、1角、2角、5角、10角。)
  3. 设计:购物活动(大班)
  4. 教师宣布购物目标: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店购物,用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来支付物品。
  5. 操作环节
  6. 学生分组购物:每组选择3-4种物品,总金额不超过10元。
  7. 教师检查是否有使用纸币、硬币的情况,并指导正确的方法。
  8. 评价与反馈
  9. 学生完成购物后,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购买情况和所用的人民币。

六分钟

  1. 活动四:结账(大班)
  2. 计算总金额并核对金额是否正确。
  3.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怎么核对自己的钱是否合理吗?
    (提示:每张纸币代表不同的面值,并且不能使用多余的钱。)
  4. 小结与提问
  5. 教师总结:用人民币购物时要注意钱的金额不要多或少。
  6. 鼓励学生问问题并互相帮助。

六、评价与反馈

  1. 观察表现
  2. 看到学生在操作中使用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且能正确支付物品金额。
  3. 记录表
  4. 使用记录表(如“购物清单”)统计每个学生的购买情况。

七、结束活动

  1. 教师总结
  2. 教师回顾今天的活动,强调人民币的基本作用和使用方法。
  3. 师: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用它来买东西了!你感觉这节课开心吗?

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知道这些面值。
  2. 能通过购物活动,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必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 学会简单的兑换和换算。

教学难点:

在购物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入新课(5分钟)

活动一:观察与比对 - 请学生将课堂中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放在桌上。 - 师生共同交流:人民币的名称是“人民币”,中国常用的纸币有1元、2元、5元、10元,硬币有1角、2角、5角、1元(10角)。

活动二:情境引入 - 教师准备一些小面值纸币和硬币(如1元、2元、5元纸币;一角、二角、五角硬币),让学生观察并提问: - 这些钱的单位是什么? - 这些钱的面额分别是多少?

2. 认识人民币(15分钟)

活动三:认识纸币 - 教师介绍纸币的单位和面额。 -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1. 想一想:1元=()角;10角=()元。 2. 用小面值的人民币组成大面额的人民币,如:1张10角等于()元。

活动四:认识硬币 - 教师介绍硬币的单位和面额。 - 练习: 1. 想一想:1元=()角;10角=()元;1元=()分;10分=()角;10角=()分。

3. 元素换算(5分钟)

活动五:元、角、分的换算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元等于多少角?多少分? - 1元=10角,1角=10分。 - 练习: 1. 填空: a. 2元=()角。 b. 5角=()分。 c. 10分=()角。 d. 4角=()分。

4. 实践操作

活动六:购物游戏 - 教师准备一些纸币和硬币,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设计不同的购物场景: 1. 想一想:我需要多少钱? a. 我有2元纸币,我要买一件2元的东西。 b. 我有一张5角的纸币,我需要买一个6角的东西。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可以用哪些面值的纸币或硬币来组合出所需金额?

5. 全课总结(4分钟)

活动七:归纳与总结 - 师生共同总结: - 纸币有1元、2元、5元、10元等,硬币有1角、2角、5角等。 - 元和角的关系是1元=10角,1角=10分。 - 在购物时,可以用不同的面值组合出所需金额。


教学准备:

  • 纸币和硬币纸张
  • 学具卡片(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 记录单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将系统地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单位以及换算关系,并在实际购物中应用这些知识。

我理解您希望将这些内容改写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并且每一项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都需要以HTML格式包裹起来。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

```html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了解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及其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 ##教学步骤 ###1、口算 - 口算问题: 1. 10减5等于多少? 2. 7加3等于多少? 3. 8乘以9等于多少? ###2、购物游戏 #### 教学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到商店购买东西,要求学生使用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来支付,并将零钱补回。 ##游戏币 ### 教学玩法: 1. 每个小组领取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如5元、2元、1元等)。 2. 带领任务:例如“用8元的钱买一个书包,需要准备哪些纸币?”学生从自己的人民币中找出组合。 ###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交易。 2.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组游戏 ### 背景: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面值的人民币(如5元、2元、1元)。 #### 教学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如:“用8元的钱可以买哪些东西?”),学生从自己的纸币中选出组合,并将零钱补回。如果有困难时,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或补充讲解。 ##板书设计 # 认识人民币 # 分类 ### 按单位分:元、角、分 ###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生们对人民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购物,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如果您有其他具体需求或需要进一步调整,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