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范文网优秀的范文提供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策划书辞职报告

幼儿园说课稿_幼儿园说课稿ppt课件

2025-11-22 12:34:24 | 人围观 | 评论:

《雪绒花》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雪绒花》,五年级上学期的一节音乐课程。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唱好歌曲,帮助学生建立对歌曲的基本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一、说教材

  1. 歌曲介绍:这首歌曲的旋律是120多度,节奏感强,适合学生进行演唱。
  2. 教学重点
  3. 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雪绒花》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4. 在模仿老师演唱的同时,理解歌词的情感表达和主题。

  5. 教学难点

  6. 理解歌词中对雪绒花的喜爱之情,并从中产生爱国情怀。
  7. 正确发音英文单词(如 lu,哒, gram, clover)并进行简单的拼读。

  8. 教学目标

  9.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0.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说教法

  1. 通过播放电影《音乐之声》引出课题
  2. 引导学生猜测雪绒花的名字,并介绍其得名。

  3. 模仿老师演唱的节奏变化

  4. 给学生多一些模仿练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节奏和旋律。

  5. 分组合作唱歌

  6. 通过小组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三、说学法

  1. 朗读歌词
  2. 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歌词,理解情感表达。

  3. 动作记忆

  4. 增加学生参与感,帮助他们记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5. 讨论电影片段

  6. 分析电影中的情景,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2. 通过播放《音乐之声》电影引出主题,引导学生猜测雪绒花的名字。
  3.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动物?(答案:狗)你们有没有和它的朋友一起过?”

    • 逐步引入《雪绒花》这首歌。
  4. 猜谜环节

  5. 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植物名称,并介绍雪绒花的得名。

  6. 唱歌环节

  7. 听老师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参与节奏变化练习。
  8. 帮助学生正确发音英文单词。

  9. 拓展环节

  10. 通过讨论电影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11. 引导学生分享在音乐课上的感受和体会。

  12. 总结与延伸

  13. 总结《雪绒花》这首歌的主题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14. 提出鼓励性的作业(如模仿老师演唱其他类似歌词)。

五、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播放电影引出主题,引导学生猜测植物名称,并介绍雪绒花的得名。随后,让学生猜谜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接下来,模仿老师演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和节奏。最后,在拓展环节中,讨论电影片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英文单词?
    可以通过朗读歌词并引导学生思考《雪绒花》所传达的情感表达。

  • 如何帮助学生准确记忆《雪绒花》的旋律?
    提供一些节奏变化的练习,让学生在唱的过程中逐渐掌握 melody。

希望通过以上的详细说课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有效的音乐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关于“贪吃的哈罗德”故事教学设计说课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我所设计的一篇关于“贪吃的哈罗德”的故事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针对幼儿园中班的学生,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和语言表达来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 教学主题

贪吃的哈罗德

本节故事以一个孩子发现哈罗德吞空肚子后,前往自由之旅为背景。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哈罗德的饮食问题,也通过小动物的出现,引导幼儿感受到快乐与探索的精神。


二、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
    让幼儿对哈罗德的“贪吃”属性产生兴趣,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他去自由之旅的情节。

  2. 能力目标
    指导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并体验夸张的情节带来的乐趣。

  3. 知识目标
    在完整连贯的语言中讲述简单的故事。


三、 教学理念

本活动以音乐教育为主,通过播放“小青蛙”的歌曲,结合创编和表演的活动,既满足了传统音乐教育的要求,又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力。活动设计基于以下几个核心理念: - 感受乐曲旋律:让幼儿在熟悉的节奏中感受快乐。 - 联系已知经验:利用孩子们已有的认知经验,引导他们迁移理解和表达。 -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创编故事的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四、 教学准备

  1. 带有哈罗德图片的小动物形象(如青蛙、蛇、兔子)。
  2. 具备创意粘贴材料(如彩纸、胶水等),为幼儿准备创意作品的素材。
  3. 课件“贪吃的哈罗德”,并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储备,引导他们参与创编创作活动。

五、 教学方法

  1. 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关键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自主讨论法: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想法,发挥集体 brainstorm的优势。
  3. 评价激励法:在观看课件和唱唱歌目时给予积极反馈,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
  4. 合作创作法:通过分组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流程

  1. 玩跳跳(游戏引入)
  2. 带幼儿跳各种舞动动作,引导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3. 观看课件“贪吃的哈罗德”,感受快乐的氛围。

  4. 欣赏感受

  5. 在音乐中观看课件,“小青蛙”唱《贪吃的哈罗德》,让幼儿感受快乐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6. 播放与欣赏

  7. 结合课件,完整欣赏歌词,并引导幼儿观察歌词中的画面。
  8. 观看“哈罗德的旅行”,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

  9. 唱唱跳跳

  10. 撰写创编故事,鼓励幼儿自由表演。
  11. 提供舞台 props(如服装、道具),让幼儿在音乐与视觉的引导下表现自己。

七、 效果评估

  1. 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哈罗德的“贪吃”情节。
  2. 检查创编故事的正确性和完整程度。
  3. 调查幼儿表演时的表现欲望和兴趣。

预期成果: - 学生通过创意创作,对《贪吃的哈罗德》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 幼儿在音乐欣赏、语言表达和艺术表现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这是一篇关于“贪吃的哈罗德”故事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希望这篇说课稿能为你的教学设计提供灵感!





相关内容推荐: